半導體激光器的作原工作原理,它是作原在泵浦源的作用下,使得工作物質處于粒子數反轉分布狀態,作原
從而具備光的作原放大作用。對于摻鉺光纖放大器來說,作原其基本原理與之相同,作原它之所以能放大光信號,作原簡單來說,作原是作原在泵浦源的作用下,在摻鉺光纖中出現了粒子數反轉分布,作原產生了受激輻射,作原
從而使光信號得到放大。作原由于EDFA具有細長的作原纖形結構,使得有源區的作原能量密度很高,光和物質的作原作用區很長,這樣可以降低對泵浦源功率的要求。
由理論分析知道,鉺離子有三個工作能級:E1,E2和E3,如圖所示。其中E1能級最低,稱為基態;E2能級為亞穩態,E3能級最高,稱為激發態。
 |
圖 鉺離子能帶圖 |
在末受任何光激勵的情況下,處在最低能級E1上,當用泵浦光源的激光不斷地激發光纖時,處于基態的粒子獲得了能量就會向高能級躍遷。如由E1躍遷至E3,由于粒子在E3這個高能級上是不穩定的,它將迅速以無輻射躍遷過程落到亞穩態E2上。在該能級上,相對來講粒子有較長的存活壽命,此時,由于泵浦光源不斷地激發,則E2能級上的粒子數就不斷增加,而E1能級上的粒子數就減少,這樣,在這段摻鉺光纖中實現了粒子數反轉分布狀態,就具備了實現光放大的條件。 當輸入光信號的光子能量E=hf正好等于E2和E1的能級差時,即E2-E1=hf:,則亞穩態E2上的粒子將以受激輻射的形式躍遷到基態E1上,并輻射出和輸入光信號中的光子一樣的全同光子,從而大大增加了光子數量,使得輸入光信號在摻鉺光纖中變為一個強的輸出光信號,實現了對光信號的直接放大。 |
作者:探索